员工消极怠工怎么办?教你3招成功引导员工激发潜力
作者:科普 信息来源:浙江科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12-12 11:30:26
制度说到底是为了执行的,明明可以按照制度管理的公司,因为强调感恩,遇到重重“人情”的阻碍,制度就变成了一个摆设。
仔细观察一下,我们身边其实不乏天天说感恩公司的人,但绝大多数的人都属于这几类:
能力不足,无法找到更好的平台;
能力不足,无法匹配更高的待遇;
无关能力,他们只是说说客套话、拍拍马屁。
毫无悬念,那些爱感恩的人,大多都是庸才。正如任正非所言,如果员工感恩,那一定是公司给的钱多了,员工值不了这个价。
真正优秀的人,即使对公司忠诚,也是出于契约精神,或者喜欢公司文化。他们从来不会把感恩挂在嘴上,对于他们而言,在哪里都是机会,无论是想要更高的待遇还是更大的发展平台。他们无需感恩,因为他对企业的作用,远远大于企业对给他的报酬。
强调感恩的企业,往往都是在本末倒置。给不了人才应有的待遇,却企图用虚无缥缈的道德“绑架”员工。殊不知,企业花尽心思留下来的,都是些庸才,而那些受不了而离开的,大多都是真正的骨干。
对于这样的企业,建议趁早放弃感恩文化的宣贯,因为它根本无法留住优秀员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更加能激发员工动力的事情上来。
沃顿商学院格兰特教授认为,员工没能把最大的潜力发挥出来,往往是少了一个基本的因素:他们忘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格兰特教授认为,如果有人能提醒员工,他们的工作有多么重要,那么,他们就会更有动力,从而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第一点,帮助员工建立个人目标
哈佛大学曾进行过这样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在智力、学历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其余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以后的岁月,他们行进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
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当然,也抱怨自己。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已经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这个调查生动地说明了明确生活目标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意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大部分的人都属于那60%的人,他们有一些想法,但并不明确,所以及时帮助他们建立清晰而长远的目标就很有必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像朋友一样根他们聊天,最好不要以正式的会议方式而尽量在随意的场景,聊天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他是否愿意根你说,以便及时调整聊天方式,避免他出现抵触或警戒心理。要了解并挖掘他们的真实想法,让他们自己说出自己要得到的东西。了解到信息以后,可以采取举例烘托策略,大量举自己身边的朋友有目标的和没目标的人现在的生活状态的例子,也要少量举一些知名成功人士的例子以说明普适性。在逐步得到他认可以后,可以及时建议他也建立目标。
第二点,鼓励员工刻苦钻研业务,提升个人价值
建立了目标以后,就要帮助他们去制定如何实现目标的计划,这就要求员工要刻苦钻研业务。
除此之外,还有几大核心能力需要提高:
1、解决问题的能力
个人价值的体现就是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帮公司解决了问题就等于创造价值。练就了这个能力它会跟随你一辈子,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
2、深入了解自己所在公司的产品
销售产品或服务是一个公司生存的基础,如果你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不了解,怎么去了解顾客需求,又怎么能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呢!
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雷军说自己其实就是个产品经理,其对产品的了解程度超过任何一个员工,华为终端CEO余承东也很热衷于研究产品,也称自己是产品经理。
对自己产品有足够的认识,才会预见到我们的产品存在什么缺陷,在失效发生之前就能考虑好处理措施,避免问题发生了才去修补,在一定程度上也才能遇见到顾客在使用该产品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问题,我们的产品是否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不断完善我们的产品。
3、PPT写作与演讲能力
向老板、客户汇报少不了PPT,老板和客户都很忙,没时间把你上百页的PPT都看完,也不会有兴趣看这样一个PPT,如何用4页PPT抓住老板和客户的心,并在第一页就让人感兴趣往下读,这是一个能力,需要长期不断的练习。
第三点,给予员工生活适度关注及帮助
通过点滴的关注,让下属感觉到主管的关怀,得知员工生活有困难或需求,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尽力提供帮助,对于经济上的困难,在确实没有能力解决的情况下,也要真诚的表达关怀,让他感受到温暖。
员工会从内心觉得领导关注他,他工作起来也才会保有热情。当然有的员工不希望别人关注他的生活,领导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避免弄巧成拙。